首页标题    艺术散论    壁画“生命之树常青”创作谈——姜祖青1995

壁画“生命之树常青”创作谈——姜祖青1995

 

生命之树常青(局部)

 

 

追求“生命”永恒是自古以来的人类理想,人作为生命体,认识和把握人的生命及其知晓外在世界是人至上的使命,艺术进行了多样的实景性表达,让人看到自己的状态。艺术家融合了主观感受、多种形象、多种色彩,变幻出众多的图景,宣示人的感受及其存在的多重意义,茂密的森林,咄咄逼人的生命热情不正是最好的生命寓意吗。这也是我们1993年接受国家安全局创作壁画“生命之树常青”的肇始。

欣赏者不可避免地根据自己个人的经验,以自己的理解方式来介入或联想所理解的作品的面貌。欣赏者会丰富作品的意义。让观众重新思考我们的文明、精神;画家在作品中传达出的感情是血肉,比如人喜欢植物是因为它传递着人们期许的理想。“其强烈的程度随距离而增加”(法国波特莱尔语),沟通着艺术作品与观者的内心。作为创作者,画茂密的森林既是具体的物象表现对象,又是画家艺术理念的宣示。森林之歌为世界对我们打开的一隅,对应着人多样的情感特性和艺术结构。艺术家循着独特路径深入自己的对象物,并把它化为有一般化抽象意义的题材,连接起题材与艺术的表达,这是艺术中常有的情形。在物象阳光雕琢下画境深邃,也真也幻,不是简单描摹自然,而是传达画家自己的精神艺术世界。森林之于我,也可以由此情意联想。把观者融进画幅,好似被植被包容,融入自然世界。画家除了有深邃的文化情怀,“格物致知”自己独特的题材处理,既情感表达、还追求技法的创新独特性,追求在形式中新的视觉意义。

人因自然、文化物象而具有多样形态,但人就是人,存在、生命才是无以复加的魂灵,将直率的绘画表现风格与重彩画材细密温润的感觉活脱凝聚着视觉的图像是我们当时的追求。热带雨林的板根植物林荫交错、前仰后依、纵横支撑;绿色象征着生命、平衡、和平和生命力,这贴切地表达了创作者对国家安全局的期许、象征、祝愿···自由自在的创作,包括根据感受自由确定主题、题材、材料、绘画形式等等。提升作品的情感温度,情感上的共鸣助力艺术作品意义上的升华,正是“生命之树常青”创作最好的藉机。

在结构的实体和虚体中,让臆想建立在解读的模糊与不确定性之中正是活跃思维的开始,意识的开始是在实相与虚像之间,中国人更愿意把此类思维归类于禅宗。蔓延整个气场环境,意识随物质实体与虚体的神交的边缘处擦出火花。人与自然界动物、植物等与人有联系的生命体,相互依存,提升人的宇宙观和生命观,多种生命体最终汇集到人本身,构筑起人命运的深沉底色。

人因自然、文化物象而具有多样形态。存在和生命才是无以复加的魂灵。这正是创作壁画“生命之树常青”所期待的。

 

 

 

 

姜祖青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