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标题    艺术散论    关于装饰绘画 - 姜祖青 - 2002

关于装饰绘画 - 姜祖青 - 2002

装饰绘画创作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界定范围,它从创作内容的规模到风格趋向,既有属于纯艺术的概念,也有其由于形式与材料外在形态协调一致的艺术语言进行创作的物质性,因此,它是一种特殊独立的艺术形式。

装饰艺术由来已久,它应该是先于绘画而存在的。

中国古代最早的岩画;新石器石器的彩陶、甲骨文字等等都可看到我们的先民对装饰造型机智的把握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既尊重客观形态,强调他们的物理特征,如动植物、天象、日月、山水与自然的呼应,造型简约、明朗,更善于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注意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重复与多样、对照与呼应,虚实相间等,美的规律已经在质朴的艺术语言中流露出来;商周的青铜器、战国的漆器、秦汉的画像石,都兼顾材料特色,创造出无与伦比的造型,在艺术发展史上独树一帜;端庄与自由的装饰风格,是唐代绘画与生活器物的显著特点,从形式到内容都可以感受到丝路风情引入外来文化滋养的唐风,富丽堂皇又生机盎然,一反前代的拘谨束缚;宋代瓷器高度发达,装饰更加凝重,大量的书法运用其中,追求笔墨情趣,成为若干类瓷器的明显特征,直至明清两代仍承接其韵

同样,在世界各地,若能产生深远影响的艺术形象都有其强烈的地域特征与形式美感。古代埃及的装饰绘画,大多以人物构图,形象以侧面剪影来表示;古伊斯兰装饰以大量的卷草花构架配以文字;古希腊装饰绘画讲求对称、整齐、自然,注重构成的规律性,应用美学的法则进行创作,他们创造了科学的“黄金分割”律,为后世所称道。西方文艺复兴所带来的崇尚自然之风,“巴洛克”式的豪华,“洛可可”式的光怪陆离,不同的风格明显地在不同时期产生过特殊影响。而在近代,装饰风格是随着产业革命发展起来,社会形态的发展,也使审美面貌焕然一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包豪斯”所倡导的视觉革命,简洁的直线,趋于理性的幻想构成开始盛行,为实用而装饰对理念产生深刻影响…

应该说,近代的装饰与绘画的关系密不可分,它更趋于自由发展,风格派别迭起,印象、分离、抽象、立体、构成、野兽…

观念影响形式,创作形态各异。当我们试图学习与研究装饰艺术时,应该知晓它的基本渊源与创作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丰富我们的视觉语言,实践上也会有的放矢。

前面的索引,仅仅是对装饰艺术有个概况的了解,如何构思画面进行创作,适当的表现形式与构图,对表达立意非常重要。可以说,无论是纯绘画还是装饰艺术,都必须注重形式与内容兼备。内容是最基本的视觉语言,而怎样把语言表达清楚,好听或完美,形式美对体现作者的意图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举些例子:在古代图像画面中,反映宇宙观中“对立统一规律”美的“太极图”或“S”形,一虚一实,一阴一阳,隐喻成双成对,相互追逐,天地运行,旋转不已,生生不息的规律与追求;汉代的“米字格”构成所引申出的“平视体”与“立式体”方法,与西方绘画中的“焦点透视”或“一点透视”完全不同,西方绘画体系讲求对物体科学地把握与再现,而东方绘画更讲求主观表现,有时不拘于客观现实,按照作者对人物、环境的整体认识来阐释事物,千里之遥可尽收眼底,人物或形态可视轻重地位来设定大小、位置与空间。应该说:平视法与立式法的构图形式,形成了中国绘画与装饰艺术构成骨架的独特语言,至今仍然在指导着我们的绘画与创作实践。而近代,我们对构成的理解更趋于科学性与理念化,抽象化的点、线、面与色彩赋予生动的表现力,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出自然物质语言,也可以引申出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只要我们注重生活中与平日学习过程中点滴的积累和总结,我们会体会到艺术形式语言的把握是有路可循的,而且伴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绘画语言的发现与发明,自然会产生新的表现形式,我们的社会生活更是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方式也要求创作者以属于不同时代的体量、尺度、形态、色彩、肌理等来表达人们的本质意愿,这自然在构思前要掌握观察、分析、判断主题的方法、程度,从而研究人们如何能感受认识乃至理解各种信息能力,因此装饰艺术也不能唯形式而形式,如果如此,那画面必然空洞乏味,很难与观众产生交流与共鸣,因此,装饰要成为有意味的形式,任何形式要以其风貌辅助与揭示主题内容,增强画面的活力与艺术感染力。

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任何艺术形式,反映着不同区域人的审美趣味与理想,同样,装饰艺术的发展与形成也受区域间的意识形态、文化形态、风土人情、社会风俗、宗教传统等诸多方面的滋养,逐渐形成其特有的风格。简单的例子:中国人每逢喜事喜欢披红挂彩,而西方人喜欢黑白色婚礼服,对于黑白色,中国人却多用于丧葬仪式...由此,尽管我们的装饰形式,不能依赖于自然对象,但还要贯穿于使用方法的功能要求,综合考虑、分析,以便创造出有效的形态。同时我们也要挖掘生活中和隐含在我们民族文化长河中那些闪光的文化遗产,像唐卡、民间年画、皮影、剪纸等等,虽然他们大多流于民间,却代代相承,寓意深邃,流露出劳动者善良、健康、愉快的情感,如剪纸中的“月廊”是以多种图纹组合而成的图像,专用于为新婚夫妇的祝福,人们将崇拜生殖、繁衍,无法言传的理想、愿望、希冀,托自然之物作为对象,来表达心中藴积的激情与深刻内核,月廊的结构形式以中间为轴心,层层向外延伸,重重叠叠呈辐射状纹样,似月亮像太阳,组成一幅天地星辰、花木生灵、日月同辉的生命图,同时也与中国文字讲求象形、谐音,反映到视觉形象上的巧然融合,显示形象复合造型艺术特色,内容、形式相得益彰,即悦目又悦耳。又如剪猪头、喜字、剪刀、如意纹等象征“诸事如意、爱情坚固”,一对石榴一对桃,喻“夫妻二人白头偕老”。通过例子我们可以体验独特东方文化独特的品味、功力、法度、境界和美学,作为后来者,可以仔细体会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它的孕育、发生、发展、流传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表现着劳动者的生活、思想、情感,反映着人们所能理解和追求的真、善、美,它蕴含着可贵的知识,有明显的功利、娱乐、实用、欣赏性。“某种意义上还存在着一种规范和不可企及的标本意义”。(马克思语)是装饰艺术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的确,没有超乎像外,就没有艺术,任何一种艺术语言形式都来源于生活,又升华于现实,要创作出与客观存在不完全相同,甚至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形态,除了要研究客观存在外,更应研究视觉现象与之相关的联系与规律。不可否认,无论是装饰艺术还是纯绘画,重要的品质在于它所具有一种由创作者深思熟虑的画面意匠,对于一个创作来说,深刻的思想与巧妙独特的艺术形式所构成的艺术统一性才具有完全、和谐之前提,因此装饰艺术更注重象征、寓意、符号、持久、概况等艺术表现手法,它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只要我们在创作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艺术规律,并在实践中合理地利用与发挥它,装饰艺术将对视觉艺术世界提供更多美好与享受。

    

 

 

 2002年2月

姜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