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标题    艺术散论    艺术絮语 - 姜祖青 - 2014

艺术絮语 - 姜祖青 - 2014

一、艺术与生活

艺术被看作是人们生活中所做的一件事,平常而又重要。艺术能够给人带来很多东西。

比如,给人类带来很多富有意义的作品、带来新奇的思维方式、图景形式的历史记录、表达出人无以言表的感受、富有创新形式的思想等。因此,做艺术、欣赏艺术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富有意义的活动。关键是要如何去做、富有创新性地去做。

艺术像所有对于人类具有根本价值的事物一样,具有两种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植入平常的生活,而又意义无限深远。深刻的艺术意义是从一件艺术作品的微小方面起手的。

对一个美术重要问题的评价,涉及对目前现状和远景的认识,目前美术是什么样子,如何评价,未来是什么样子,在其中艺术扮演了何种角色?是什么地位?

艺术是什么?有无数的说法。艺术无用?艺术可以创造、改造世界?艺术的观念是座渐次累积的山,不知会有多高。可以生成不同艺术观的庞大景观,如同公园的绿化及置景,意趣玄异地排列在上边,让人眼花缭乱。艺术理论家有艺术观的理论梳理;艺术家有其个性的实验艺术方式;而观众的理解力是艺术品得以实现的桥梁与纽带。

对于艺术创作与艺术家的实际作用人们向来十分关注,而对于艺术的认识和感悟,是艺术家开启创作之路的关键环节之一。区别于面对物象、面对模特的那种描摹式技术性训练,独创性创作需要一种理解力:理解别人、理解世界、更重要的是理解自己。艺术是人把事物抽离出原来物质世界的关系,换个角度看世界、看人生,看真正人们鲜活的生命,创造新的视觉映像。艺术就是人类对其认知并创作自己世界的的一种对话方式。这种换个角度呈现艺术世界的做法就是艺术的变法。自由的表达是艺术把人与世界的关系提升到新高度之根本,是艺术精神之所在。所以,我认为,艺术的定义应从自由的高度来解释,艺术就是恣意、尽情、尽兴的表达,创作实现过程中与理念吻合的变法过程。

艺术与科学已成为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方式。这两种方式是有对比、有交集的,并互相推动,特别是两种方式都会聚焦到人的身上。科学追寻事理上的至真,艺术主要追寻人性情上的至真。艺术始终围绕着人进行,开拓世界对人的意义,激发人的潜能,艺术从人的视角,塑造适合人的艺术环境,培育人如何成为人,并独具情操,引导人适宜地生存,这些都是艺术存在数万年,并被人类不断追求的根本原因。

我编著关于艺术材料的书的过程中,其间涉及人类初期到当代最新的艺术作品的发展脉络,这种再一次的历史性纵览,使我对于艺术的涵义有了更深的体会:从人类早期的作品诸如岩画、石阵,到当代的现代艺术装置作品等,每一次艺术的创新,都体现着艺术创新对于人类生活,特别是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震撼、启迪,对于人类思维方式的新的拓展。

面对自然生灵,不同形式和流派的艺术,以不同的方式和各种手段,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世界,这也是艺术共有的特点。艺术创作是从理念上、感觉上等全方位地显露人的本性的行为过程。

艺术创作始终不是孤立的,它始于生活,长于生活,像细胞,像器官,与生活不可分割。她不是学究式的诵经,是感知世界的有效方式,是本能、率性、奔放中的克制、隐忍、反思,善于观察世界的人,总会发现真相所显露的蛛丝马迹,因为我们有思维、理智、智慧,这是我们人的本质力量之一。对于艺术的答案永远不能以科学的认知方式来判断,但艺术与科学这两者的创造力的结合一定会在不断的创新中离人所追求的真更接近。

对于艺术创作成果的评价,绝不是艺术作品好看不好看这么简单的事。艺术创作是灵感、是感觉、是由心而发的激情,是文化理解上的新开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当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的工作室里,吴冠中等先生观看了我创作的《手之系列》作品后,富有激情地交流了对于描绘手这个形象的见解:吴先生说他本人也常被手而感动,饥荒年代那渴望与挣扎的手让人挣扎迷茫、抗战时期画一双托起长城的手让他振奋激昂… ,人的生存环境与时代的变迁,使人对手赋予的寓意与内涵发生着变化,只要人的情感存在,对艺术的追求与艺术的表达不会穷尽。

艺术作品既是人类记忆的实物,也是个人自己记忆的线索。我身边的画家,彼此长期交往,在教学、创作、生活中有着多方面的交流,他们作品的风格,能够呈显出他们本人的生活态度、个性特征、艺术追求等很多方面。这些作品中甚至可以看出他们独立个体对生命的困惑、自嘲、感悟、希冀。

一位朋友问我,在创作一幅工笔重彩画《记忆》(1995年作)时有什么想法,这使我想起父亲的去世。画中的那把藤椅是父亲喜欢坐在那里看书、思索、写作、休息小坐的地方,藤椅上铺下的白布单是淡淡掩饰着的伤感?上方浓郁的紫藤罗是生命的印记?显然我画这幅画不是简单地来画组静物或是纪念父亲,但是于我,却有与别人不一样的记忆痕迹,借物移情,《记忆》总让我想起父亲的影子,这也是先辈生命的影子,与艺术作品一样永远存在。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是我读书的母校,在这里研习绘画、教学、生活,是我一段十分重要的生命时光,《箭兰》中植物的茁壮伸展,光影的迷幻是生命时光的艺术映射,这里,艺术的光影与生命的时光重叠,让艺术鲜活地体现世界的光辉,这也是我创作艺术的原因吧。

看看艺术的发生和发展,艺术需要观念,需要特殊知识去面对,但艺术终究要激发DALY LIFE,艺术是鲜活的生命之歌。在古代那些知名的、不知名的艺术家把自己在生命过程中鲜活的体验展示出来,或讴歌,或鞭挞,创造了许多不朽的杰作。当艺术走进沙龙、学院,便开始了引经据典的艺术批评、抽象的说教,甚至成为某些特权或宗教式的朝拜。在艺术追求生命真谛,追求与表现活生生的现实生活这一点上,杜尚是“革命性”的颠覆,尤其他之后的探索打破了许多限制,新思想加上新技巧和新材料,致使艺术引发新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多样的生活,多种的新视界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观察世界。

艺术美包含在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的细节中,追求艺术化生存方式,使人类对生存空间自身发展不断完善,最终达到完美的目标。也是艺术协调人、自然与社会三者关系的最终目标。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审美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断提升,加之当代艺术被越来越多人的接受与喜爱。人们会愿意参与艺术活动,会向着更艺术而生活。而公共艺术中的设计,即成为公众参与的桥梁。公共艺术具有运用多种手段,如新媒体,综合材料等打造出新时代生活的形象,因此它具有更强的可塑性,使得人们的想象力越发的地接近现实,作为公共的艺术,可以邀请大众享受过程、参与游戏、进行思考,得到启发。

人类对于宇宙及人类生活的发展不断进行探索、理解,对于未来的预见不断地更新,因为,人类不是一个自足的体系,人类所处的外在世界是人类存在的物质条件。人类对外在世界的认识、适应、挑战的应对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基础。艺术也是一种对世界尤其是人类内心世界的认识方式,艺术永远随着人类生活发生变化,不管人们对这种变化的评价如何。

艺术是一种感应,是灵活的对应和纯化中的生活,是形而上的超体验,应无所驻停的涅槃轮回,有机反映的消解,潜意识的第三类接触。

 

二、博大情怀创新艺术

艺术是由人类群按照自己的心性自由发挥的才能,根据人自己的想法、想象和图像方式,创造出新奇世界的手段。不管宇宙多完美,自然多伟大,人类都需要自己的世界,艺术就是人创造的自己的世界,人类心像的世界,因此,人类对艺术有特殊的偏好。

艺术是创造性活动,创造、创新是艺术的本质。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所以,人们无比珍爱她。

美术不仅是图像。“像”更由心生,艺术是心像,是感觉、感情的外现。这是艺术的最终目的,也是动人之处,人类心像直接照应人类的内心。

艺术实现创造活动的方式是很具体的,它结合了人对世界图像的把握方式,点线面是人类思维抽象化后的提升,能够使人获得并创作人所期待的视觉世界。

因为艺术创造出与现实人们看到世界之不一样的世界,所以人们不停止地探索、感受她。结合人对世界图像把握的拓展,使人获得对新世界的体验。

艺术的力量能触动心灵,开阔思想。

因为艺术进入人的心像,所以人们全方位地审视她。艺术常常与生命联系在一起,艺术使人类的生命获得至高的意义。

任何艺术致命的弱点就在于不经意自己心中的东西,或者说,那些流于表面的模式挤掉了画家发自心中的感受。好的作品总是具有发于心、动以情的真情实感。

艺术的目的就是使弘大的宇宙炫出人的独特色彩,艺术是人在宇宙中创造出的区别于其它的生命风景。人类是在用生命意义解释艺术,同时还用艺术表达生命。

我在23年前的论文《“人化”空间—从装饰艺术创作实践谈起》的论文中,引用了德国诗人席勒的诗句,“现在艺术要在诸公的眼前,也要在诸公的心上,把他活现。” “所以,人在环境中,不仅仅是一般的功利要求,人在空间中还需要建立起一种想象,一种诗意,一种意境,从而很好地获得一个虚构的空间。在这个特定的空间里,人的精神得到补偿与丰富。” “人化空间需要也必将获得更富有人性的词汇来丰富她,只要人们永远是热爱生命的。”

对艺术与生命的关系,很多理论家有着精到的表述:“艺术创作和热爱艺术是一种特定的生命活动,艺术活动是人的自我表现欲”。(《艺术之魂》---赵鑫珊)

“艺术创作的真正意义,其实几乎就是生命活着的意义”(《艺术概论》---蒋勋)

中国美术是 “体味万物的形象,天机活泼,深入生命节奏的核心,以自由谐和的形式,表达人生最深的意趣”。(宗白华)

“生命之树常青”是德国歌德的诗句,也是我们为国家安全局创作壁画时大家都喜欢的名字。

生命的价值是创造,创造是天地间的至高意义,人不仅只是以自己的存在和快乐为目的。谈到生命中的创作,人类钟爱有加和欣赏不疲的佳作,往往都有共鸣,由此生命才如此越发地有意义。  

艺术是人类的挚爱,艺术家也自然得到认可,美国生态主义作家巴特勒说:“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和最宝贵的东西属于伟大的艺术家”。

从绘画这门艺术门类来看,在艺术家个人生命的历程上,一生能创作并留下的作品并不多,个人创作作品的数量至多到万余幅。在人类历史上,一代一代艺术家群体艰辛地创作,记录、阐释、创新作品,艺术发展到今日,汇集成艺术河流,形成蔚为壮观的作品景观。艺术历史的发展,已经产生出创作者、观赏者、阐释评论者的艺术涉猎群体。与艺术在情感上的共鸣才是作品意义升华的关键,有如此共鸣,艺术才有意义。

虽然,为了大多数人欣赏的方便,艺术史书籍采用精选经典化作品的方式划类、记述和解释艺术品,便于人们了解。但是,我们要着眼于艺术创造的本意,创作、欣赏多姿多彩的作品,体悟林林总总的艺术观念,因为丰富的艺术创作才能适应人类生活;自由创造的艺术精神才是艺术的真精神。艺术的研究可以适当分类,但是艺术的创作要兼容并蓄。以某种艺术观念指导全部的艺术创作,以规范界定方式缩小了欣赏者的艺术视野,是与丰富、活跃的艺术精神相背离的。当代艺术生活中,我们欣赏较多的是古典艺术。古典作品的经典意义不断被阐释,但是更要注意艺术的丰富性、多样式,即使古典艺术也是如此。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作,是古典艺术的经典,而在意大利乌斐济博物馆的美术作品中,与其同时代的许多艺术家及其作品,也是人类艺术的珍品;或若中世纪的一幅幅肖像画,缺少些人们称之为文艺复兴经典画作那般人性之光的锋芒,却也是鲜活、生动,豁然地展示着静谧中不同人的风采,传达艺术的丰富性犹如人对生命的感悟;犹若看到中国八大山人等作品,把人难以名状的精神和情感世界有像化了。

看到巴塞罗那西班牙艺术家高迪设计的教堂,会深刻体会人类精神空间的无边界、无固形,艺术家能够创造出什么形象,艺术就使人类看到什么样不可思议的景象,艺术总会让人感受到不可为之事,可变为可行,未见到是人们没有创造出来,创造的空间不可限量。

“将物体从其常规构架中抽离出来,以便思考其物体的特殊性和独立性,视艺术思维为独立实体,其命运跨越了我们所掌控客观物体独特体验的实际意味。”

由此来看,现代艺术是集含义与作用、空间与色彩、主体与背景、美与难以名状的形式、形态与寓意为一身,让所有这一切都积极地参与作品的创造过程。

艺术给接受者带来一种生命的价值。一方面,表现出犹如生命般的鲜活,生生不息。另一方面,表现出犹如生命般的力量。这种力量不能用物理来量化,而是无限情感的迸发,强大人生的激励。罗曼·罗兰说得真切: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

建筑大师丹尼尔曾总结道:“建筑创新可以极具超前与特立独行,但其组成所用的金属、水泥、玻璃、砖块、饰面均是来自于大自然的物质,因此建筑从本质上来讲是天然的,关键是需要设计者赋予他灵魂。”“世界并不知道需要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直到人们听到这首曲子之后。而一经听到,人类的想象与创作就无法离开这个天籁之音。杰出的建筑也是这样。”这里他道出了具有活的灵魂才是艺术的真谛。

对艺术深入的理解是与艺术、世界、以人为中心点的对话, 理解就是沟通对话,对话可以有深度、开放,因为追求意义就要有深度,并随人类的发展而更加开放。艺术与人视觉的对视,首先感觉,感心的触动,艺术对话是走一条不归的路,因为生命就是不归路,艺术与生命同行。

真正的艺术创造是对生活的高尚响应,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实践着这个信念,欣赏者或明确或隐含这样的要求。

美术不仅是图像,还是感觉、情感的流露。艺术是主观的,是作者情感的流露,艺术的失落同步于感情的失落,人类感情不会消亡,艺术就不会消亡。艺术需要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吴冠中悟到的艺术“真经”是,着意于其情之真伪及情之素质,而对技法的精致或怪异不再动心,情之传递是艺术的本质,好一个“情”字了得。

 

三、艺术与观念

艺术及其创作是什么?理论家用概念、用史论进行永无终结的阐述。画家用作品、用艺术实践来实验、来创新、来释义。艺术实践中的认知更具开创性。人的需要及其艺术创作的响应是原动力和开创的起点。

艺术是人应对世界、应对人生的一种基本反映方式,这种方式从感性的层次综合了人的精神、感受并使之形象化,这更接近鲜活的人及其实际建构之生活,于是,人们把艺术赋予高尚的地位,提出艺术使人成为独特的人,艺术地活着的主张和追求,艺术获得了成为人类美好存在与发展的至上表达与定位。在这种定位下,艺术创作作为艺术活动的主要方面就至关重要了。

艺术对于人对事物的认知、价值的判断、对生活的回忆,有着很大的作用。而其中艺术在活跃思维、改变人思维方式上的作用最具根本性。

创作是要适应人们对于艺术的期望,创作实践是艺术观念的显示。艺术发展到当代,各种艺术门类在理念、风格、方法上互相借鉴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很多艺术家从事多种媒材艺术作品的创作,从事综合材料、装置艺术、舞台艺术、公共艺术、影像多媒体等艺术作品的多种艺术实践,这也成为当代艺术创新的重要方法。

关于美术、造型艺术创作的指导思想,“大美术”的观念受到了许多艺术家的推崇,这种学说的提出在中国有时间性与时代特色,但在中国传统美学观与政体形态下提出此观点是令人敬佩的:

“中国是有着丰富艺术传统的国家,自古以来对艺术的理解都很宽泛,“大美术”正是这种多样性和广泛性。而不只是局限于绘画或雕塑的范围…后来根据西方的艺术划分,将美术的服务缩小,致使很多具有实用价值的东西从艺术中分离出来,与艺术欣赏和审美隔绝,…艺术的综合性,艺术的博大和边缘性没有得到有力的支持…这是个创造性很强的时代,也是鼓励创新精神的时代,…应该从一个更大的视野来考虑艺术的发展,而不是对艺术技巧单方面的研究。大美术的思想是时代的需要,是适应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提高的需要。(袁运甫:《艺术和科学的握手》清华大学出版)

大美术,装饰性绘画是工艺美术学院对于艺术的重要推动。(《艺术清华》)

大美术主张的核心是适应社会的广泛需要及创作的多样性,并保持着创作的自由与创新。

大美术观念也影响着艺术教育及其传承,中央工艺美院的教育传统与体系一直体现着这种传承,从早年的学院开拓者开始到近年,张光宇、张仃、庞薰琹、祝大年、袁运甫等先生,都是这一思想实践的先行者。当代中国艺术家王怀庆在谈到艺术教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时,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回忆了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受到的艺术教育,其评论是“它让我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造型艺术,使我对艺术的理解更为宽泛”。而我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实践者,也深深体会到:对艺术概念的理解没有思维定式,创造性思维的开放性是艺术创作的基础。

当代艺术家可以从自身的艺术发展需要,定位自己的艺术活动,以适应艺术的需要,选择多样的创作手段。

其实,艺术门类之间本身有其内在的联系与一致的精神,可以互为借鉴。最新的实例是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开幕式表演,至上主义艺术家马列维奇美术作品的创意,成为开幕式的主线,再一次显示美术是艺术母版的作用。

当代美术更是经常发挥艺术的先锋作用,以其先锋的观念、充满新意的题材与材料技法的拓展,力求给人带来新的视觉感受、新的思想和新的艺术效果、新的身心体验,这些探索性的努力,充分显示了当代艺术的创新性、自由性、民主性的根本性精神特征。什么时候忽视或诋毁这种精神,艺术就会成为简单的工具,成为婢女,艺术就会失去光彩,走向枯萎。这种艺术性创作活动、对社会生活的引领作用令人赞赏。

对于美术的作用,人们有着多种期望,多种阐述。著名理论家苏珊·桑塔格概括的“美术是一种解释”的观点富有启迪性。

中国当代艺术家也提出艺术代替哲学的观点。“当代艺术是人用美学的方式、美学的思考,或者说用哲学的方式应对当代生活,表达一种形态,或色彩,或声音,或一种极为个人的语感和思考,表达对现代生活的一种理解和评价,当代艺术已经代替了哲学的位置,在当今社会中具有与实用主义、物质主义等简单欲望相抗衡的现代人的属性”。(艾未未:现代艺术是怎么一回事《此时此地》P41)显然,这也是一种声音与对何谓“当代艺术”定义的思索。

所有的艺术,其价值核心是共同的。经过长期的发展,时至当代,艺术已经形成门类多样互有结合的艺术大观,在艺术创作中很多时候不再截然划分门类,而是在理念、手法等多方面相互激发,互为借用。

对于艺术的作用及其发展还会有更多的总结概括,而艺术创作的实际情形是:当代艺术的综合性、多样性表现是全方位的,即包括博物馆、美术馆、画廊等艺术殿堂中的作品,也包括街头艺术家面对破败的城垣败墙创作的涂鸦作品;即包括绘画、装置艺术、雕塑等多门类,也包括与其它设计形态结合创作的多媒体等作品。

艺术创作,或许如人类所期望的那样,以感觉与思维的统一,创作出符合自由、多元、不同文化意味的作品,让艺术成为适合人生存的物质与精神统一的方式与媒介。为实现这个目的,艺术创作不仅是几个艺术家的努力,而是艺术家群体、观众共同参与的事业。

 

四、艺术与文化

文化是广博与深厚的,文化包括民族、国家、地域、个人等多个不同层面的特征,当一个层面的差异变小时,另一个层面的差异就会突显出来。文化是不同人及其群体的综合特征,从国家到个体的个别性永远存在,虽然现在全球化交流深入,但是,文化的差异与不同永远存在。个体的文化身份永远存在,也正是因为这种存在,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精彩。

艺术具有独特性,世界上,所谓的东方和西方是相对于地理和历史文化习惯上的称谓,艺术是各地人们对自己生活和精神在视觉文化意义上的肯定,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应该在共存中发展。

艺术与生活有数不清且拧结在一起的方式,艺术不仅进入个人的记忆,更是进入人类的内心、民族的内心、国家的内心。艺术是人类文化的核心部分,艺术成为文化的记录与弘扬的最佳途径。

即使在当代,不同文化环境下的艺术,具有共同的艺术意趣、人类理解上的共通性和各自文化底蕴的特殊性等多个侧面,需要在艺术创作中注意,并加强艺术上的沟通。

东西方不同的绘画种类兼具相同的艺术特征。比如中国工笔画的装饰性是基本特征之一。同样,西方的也认为装饰性是艺术的特征,“印象派的确是装饰性的,正如现代绘画的发展后来向我们表明的那样”(《论美术的形状》法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让.克莱尔)。

以“水墨至上”为理念的中国水墨画,其发展体现了儒释道文化为根基的中国文人的审美理念追求: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的出世观,而水墨、宣纸材料,贴切地体现了这一“似与不似之间”概括凝练的东方人视觉追求,纸本为主的水墨画呈现了源远流长、恒久不绝的生命力。

水墨画具有水乳交融,酣畅淋漓的艺术效果。历经几千年积淀,文人雅士、能工巧匠赋予水墨画以丰富的表现形式,成为东方文化精神的主要载体。除笔、墨、砚、纸绢、颜料具有东方特点之外,水墨画还昭显出文人气质:诗书画合为一体。水墨画的艺术表现特征,借助水墨和宣纸的交融渗透,善于表现似像非像的物象,即意象。这种意象效果使人视野宽广、遐想丰富,符合中国绘画注重意境、体现超凡脱俗的审美理想。这正是中国文人特有心像与价值观的体现。

油画源于欧洲,历史悠久,大师林立,现代人瞩目的文艺复兴及以后的油画佳作数不胜收。油画能够发展到今天的面貌与古希腊文明理念息息相关:客观表现、理性分析,逻辑思考。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价值体系,客观的色彩、光影、空间感受等视觉效果适度地表达了情感与主客观追求,而布面油画可以精准阐释、细腻表达这一理想,由此产生出不同类型与风格的画派。

伊斯兰美术常常凸显在建筑艺术中。以清真寺为代表的各类建筑物及其装饰艺术,既是体现装饰意图的艺术语言,又是传播宗教观念的特别符号。在清真寺的礼拜厅里,到处是密密麻麻、 五颜六色、奇形异状、波动旋转的曲纹线饰,使人眼花、目眩。这种追求稠密的艺术效果,不仅反映了穆斯林们向往富饶、畏惧空白的审美心理,而且完全适应了作为宗教建筑必要的神秘气氛。

爱斯基摩人的冰屋;海边渔民用海草搭建的草棚;水边民族架起的竹楼;水上人家居住的棚船;山区居民搭起的吊脚楼;地震带地区人们择情而建的木式建筑,诚然“艺术无国界”的话不能尽确,时间、空间、地域不同,意义功能有别,美的观念不能固定。总之,凡艺术多少总含着地域和人文色彩,也许艺术家未曾特地注意这两样东西,而于不知不觉中大大影响到他的作品上头,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另一方面,由自然、人文环境等因素生发出的构筑,如北京的四合院、渔村的海草房、遍布中国乡野的民风古建,曾因不和时尚、设施不便等诸多原因被推倒。这种拆改的原因,其实除了功能上陈旧不适宜外,更有外在物的“形式”感觉不对了。数年后,当中国普天同相的建筑拔地而起,各种西式舶来样式、型材充盈中国人生活空间后,很快中国人普遍又觉得新的未必与我们的文化与审美理想完全贴切,与我们心性传统归属有距离,人们感觉到历史文化是多么的珍贵,于是,人们再来寻根朔源、重新审视传统,发现四合院里蕴含的安详亲情,海草房透着的潮水气息,重建的建筑不仅利用旧物结构,更有使人安稳亲近的感觉;明式家具包容、大气、简约的儒雅风度,唐装包裹着华人柔和自然,无形无欲的审美理念,其中包涵的元素充满文明发展的意味。

同样,人类对艺术感觉具有共通性。20世纪九十年代,英国莫里斯等几位画家到中国进行创作并举办中国作品展览,莫里斯创作了一幅以故宫印象为内容的抽象画,画面上故宫红墙的暗红色作为抽象元素,以当代技法描绘,虽然只有单纯的中性暗红,但是,我们会对这个精致且和谐抽象画面产生共鸣,画家抓住了故宫的形式特点,其高雅、细致的色彩形象始终萦绕观众脑海。

绘画语言、甚至工具的文化含义或文化背景,仍然是目前的绘画的基本特征。

吴冠中就曾对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提出过挑战,当他的艺术观点被断章取义为“笔墨等于零”时,有的人期待吴冠中挑起全盘西化的大纛,出乎意料的是,吴冠中强调起当代中国画与传统文化的必要联系,甚至对西方油画也产生怀疑,他说,今天他对西洋现代美术的爱好与崇拜之心念动摇了。吴先生曾经直率地表露,他所做的是力所能及地创作作品,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至于是否跟洋人走,或实行民族化,建立中国人面貌等,作为创作途径不重要。太多的选择自会带来太多负担,无所适从更痛苦。他不管用何工具,也不着意搞中西结合。艺术就是不择手段,百无禁忌,一切由后人评价。真可谓大象无形,大艺无疆!

即使追求绘画的追求普世性,其特定的文化含义也是明显的。

当代抽象画大家肖恩.斯库利:“我想要寻求一种普世性,一种任何人看到可以立即理解的绘画语言。我觉得抽象就是这样的语言,它有一种自然交流的能力。”(《艺术新闻》16期)。在他的绘画中,使用的是极简主义的纯色色块、网格和条纹,明显是西方的传统艺术风格,与鲜明的西式文化思维特点。

纵观国画与西画传统,评判标准差异不少,这不能不源于东西方文化传统中许多思想价值体系的差异与审美观的不同,最终导致的艺术结果殊异。概括地说,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象形、思想、实践、技术;西方文化渊源于拼音、逻辑、哲学、科学;中国艺术重主观“形而上”学,西方艺术重客观“形而下”学;中国艺术“出世观”中的超脱性、内省性、自娱性,西方艺术“入世观”中的批评性、侵犯性、启蒙性;传统东方艺术为诗的,西方艺术为戏剧的;时间概念上中国人六十年为一甲子,是相对、轮回的;传统西方时间概念是线性、绝对的;故在绘画上,中国画重神韵、意向;西方画重形似、客观。显然,东、西方比较提法的观点有点不够严谨。权当为文章阐释上的一种备注与参照。

我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讲学过程中,教授美国学生画中国画的过程,使我感受到,虽然中国画在美国博物馆有着从古到今的作品收藏和展示,但是,美国学生对中国画、使用的毛笔等工具,从意味的理解和思维特征这种从浅到深层次上,由于文化隔阂而大多难于把握,艺术的文化性在这种文化交流中十分明显。这非常像中国针灸学里的“气脉”,怎样拿捏、把握、体会对西方人来说非常不可思议,我们中国的孩子从小拿筷子吃饭,用毛笔写字(不能否认现在电脑的普及,对传统工具是个巨大的冲击),,这种生活和文化的背景,是中国画的知识学习、沟通的天然基础。

我在墨西哥、瑞典等地进行的文化交流与教学、观摩等活动,感受到文化作为综合的基础,成为人性情和艺术的大背景。墨西哥文化中的不施脂粉,明艳、浓烈的艺术气息让人真切的感受着拉美人的真诚与真实;而北欧斯坎迪纳维亚半岛的瑞典人给人的感受是宁静、深思..... ,都成为各具独特艺术感染力作品的国家、地区性特征。

即使同一个作品,也会由于文化背景等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艺术理解及多样的艺术效果。由于现代艺术探索性的使命和非具象、开放性的特色,由于艺术作品全球性展示的交流方式,使得文化理解的差异更凸显,也更显艺术交流促进文化发展的价值。

 

、关于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个痛苦的蜕变过程,或许真实的艺术家一生都是在不断的探索、苦恼的创作状态中苦苦挣扎,试图靠近那个所谓叫做真正艺术的形态。艺术是那潘多拉之盒,又像毕加索淋漓尽致的生活,一辈子都在不停地改变自己的风格,不停地嬉笑怒骂、纵横戏耍、随性放达、皆尽人性之情欲。在这种真性情中的每次变法,相信或许就是他认为向“真”表现的逼近,艺术创作的实现过程应该是某种意义上的竭力实现中接近“真”的过程。接近真的实像,我相信它们最终应该是重叠在一起的。

艺术创作没有绝对的程式,又要有总体上理性的把握。概括地说,艺术创作是历经一个发现WHAT?HOW?WHY?为什么?为何做?怎样做?等几个方面的过程:

What是什么在吸引你、打动你?即创造的动机?

How怎样做?为实现你的动机,并得到有效实施的展示过程,这需要概念、技能、能力等的支持。制作必定含有方法、材料与实现目的三样要素的相互挟持。主题与材料,选择何种形式表达,如:造型形式即构造方式、构成结构、肌理表达等,质理与作品立意之统一关系,是始终贯穿于创作过程。造型、色彩、材料是现代艺术的三个重要的形式要素。

根据需求决定造型的种类和存在形式与设置。从转换材料考虑,现代艺术多种材料或载体表达,其实都在寻找独特、恰当、直观、快捷…的解读方式,How怎样解读,自然是艺术家寻找噱头、挖掘内涵的重要一环。

WHY?创作为何对我这样重要?材料的形态是本真,是突出材之色、材之型、材之质感,还是材之情、材之文化意义…。Why ?为什么要这样做?做的目的又为何而存在? 

三个方面的组合、循环最重要,整个过程是向人们显示你对为什么做这件事的理解,对应呈现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努力贯穿始终。多角度理解创作,包括观赏关系,艺术材料与创作方法的适当应用,艺术创作不应受制于定式,取消技术限制的认识是必要的,其实艺术创作首先是对艺术的认识,其次才是创作的观念,而不是技术限制中的工艺复制。

举个例子: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的雕塑,在很大程度上以纹理和造型来表现他作品的情感,偏爱悲壮主题,这使他的艺术具有博大宏远的品格。看他的作品有种与活的生命交流、呼吸的感情触动。像他著名的作品《思想者》、《青铜时代》等,倾注以巨大的心理影响力。“什么”(What)能反映他的《青铜时代》?首先是作品的理念确立;其次怎样阐释、表达他的理念,是景、物、人?还是老人、孩子、女人、男人?…这里有很多可能性,最终罗丹锁定在男青年人体上,这是最接近他终极交感的“青铜时代”化身;“怎样”(How)去实现作品,需要专业技能的支持,善于用丰富多样的印象性雕塑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磁力的艺术形象是罗丹之长,选择何种材料语言是最实质性反映他要体现主题的要点,并能提升深化主题,最终罗丹锁定在青铜上,铸铜完结后硫酸流动中的那种侵蚀感,能体现出罗丹要挖掘的那种从残陋斑驳中映射出的力与情之美;“为什么”(Why)要这样?这是对过程的回眸,对创作的审慎思考,是对创作目的与价值的自我反思…

并不是所有做艺术的人都理解这个创作过程,艺术创作总会遇到不同的麻烦,有时是来自创作者自身的,在创作过程中对初衷的偏移;有时是来自解读者们,不能让人以恰当的方式解读艺术作品,这也注定了艺术品在实现过程中的复杂性与多变性…

艺术形象概念是随遇而生,主题本身无尽,而发展着的视觉世界与新型材料的开发更是无尽。

不同艺术创作形式虽然共享智慧熏染与视觉感染力,但如何观察世界、对生命的体验与看法和角度因事不同、因人而异、各有参差,所以才有各种主义、各种画派,这种区别主要是在对世界、生命智慧认知的深度与广度之差异上。

艺术创作过程就是艺术的变法过程,这个艺术变法有方向无规则,有规则可循近似等于说没有艺术。没有鲜活的作品表达就意味艺术的死气沉沉,那就是复制术。有不少作品技法不错,但却是已有作品的简单重复,这是一些展览对艺术理念不尊敬的表现,也是无视艺术独立精神与诚实自由之态度。更是没有解决好艺术创作之规律——为什么?为何做?怎样做?的问题。

人一生总要在有限的几个图像或是说几幅画中了却那些深刻而终身的记忆,或者借助这些记忆抒发你对现象的判断与释怀。创作者的类型是不同的。有这样的艺术家更多关照自我内心的感受,并不介意他人理解。这如同梵高之类的人物,一步登天,有圣人的感官,非常人所及,这也是为什么西方画坛把他视为“现代画圣”,安置在几乎任何大博物馆之首要位置,供大家仰慕,而高出不胜寒,他被世人看作是“天才”。他的这种自我内心的天赋却像寒冬里的一泓温泉,静静地流淌在那里,直到寒流袭来,大家才簇拥过去,然而那时泉眼已渐枯干,只剩下一丝余温罢了。大多数艺术家多是常人,希求与观众的对话、共鸣,并希望这些图像让人理解、着迷、甚至膜拜…。(部分节选自个人专著《材料·艺术》三章二节)

 

六、当代艺术的价值与态度

    古今中外,人们面对一件艺术作品,都带有某种客观情结或直觉判断:作品的客观价值为何?或作品所表现的客观对象、行为、事件、观念与艺术品味的追求为何?等等。

当代艺术形式如此杂多,如此宽泛,做出判断是复杂的问题,具有诸多的困惑。有时,更有的当代艺术作品像观赏刺激的游戏,有时像经历一次智力游戏的冒险。现在我们常看到一些展览品,它若在过去是绝不会被看成所谓尊称为“艺术”的行为。经过那么多实验、争论、运动、大张旗鼓等宣传,艺术目的何在?

事实上,西方当代艺术、现代艺术具有强势地位,对世界艺术具有引领潮流的作用。但是,西方现代艺术在经历了无方向、无发现、无象征、无意义、无观点、无联系的实验探索阶段后,导致的结果是什么都是艺术,艺术只求与别人不一样,呈现的方式更像Show、商品集市——展示的作品缺乏或没有内容、问题、只是“材料”。当所有东西都美其名曰做“艺术”时,观众就不再相信艺术,艺术的根基动摇了。

人们用不同的艺术概念、眼光去审视、疑问艺术,它是当代艺术吗?它的艺术性何在?

即使是艺术家自身、从事艺术史研究或艺术批评的人来讲何尝不是如此?是策展人在诱导、谋划当代艺术?后者的优势多了些知识架构,理解得更多元,多了几份理论框架的铺陈与辅助。其中,艺术性问题与当代艺术的关系,更是难以回避。攻讦“当代艺术”简单、没有艺术性、谁都能玩,甚至丑陋、无聊等等大有人在。

在现代艺术变革中,有人曾讥讽杜尚为艺术花苑里的“毒蛇”,但不能否认自他以后,艺术性的概念发生了“质”的转换,即使是今天的当代艺术始终没有超越他的思想,褒贬各异。

当代艺术的艺术性语义已经发生了转换。艺术的观念境地是其创作的根本,谈论当代艺术的价值,必须谈及当代艺术的目的和意图,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性或技法上的艺术性。这通常成为人们直觉判断当代艺术是否具有艺术性的起点。

当代艺术家追求自我、突出其独特身份,甚至带有某种寓言特质时不能忽略的。特殊语境中的艺术性,溶多元汇合的艺术表现于一身,使人无法用传统的方式去涉及当代作品艺术性的高劣、真伪。当代艺术有丰厚的艺术史做参照,把握艺术概念和创作理念契合,成为艺术家能否演化出作品个性与表现的关键。看它是否贴切地反映、满足作者的追求、是否融合艺术家对现实的感知力、是否传递艺术家的经验和对事件独特的判断。它是超越外在图像形式的心理、观念、情感形式的集合,是由文化的建构和积淀,艺术的行为作为媒材,赋予作品某种特定含义。艺术性已不仅仅是单纯造型形式的关照,不谈当代艺术的文化性和观念上的意义,是无法凸现作品的个性及其意义了。

当代艺术作品是一种过程的体验,是为人创造的一种情形,它应是形态本身的设计、材料实现过程的实验性、创造性、现代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协调性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品。设计作品的物质职能与环境共同组成了一个空间关系,而它的精神职能则是通过视觉传导转向客观主体——人,来宣示、张扬一种精神意识。

观念是当代艺术家手指间点火的“芯”。当代艺术以自己的方式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通过艺术形式对世界可能的形式进行试验,具象和非具象作品并存。通过构筑新颖的创作于欣赏关系,使作品更加开放、自由。

艺术创作没有绝对的理想化模式。当艺术以模板方式成为一个经过符合某种规则与概念的手法处理过的标准产品时,艺术先是古板进而是走向死亡。

今天我们时常面对一个带有惰性和缺陷的现实,利用变换纷繁、几乎类似于手工艺人的手法去组织映像客观现实中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体,以获取一种近似完美的“艺术”解读方式,这种“媒介构筑物”隐含着诸多缺陷与不足。现代艺术是一个千变万化、集各种技巧和手法于一身、令人捉摸不定、借喻性语言越来越模糊、各种形态永无止境地发生变化的世界,艺术家千方百计地尝试着从许多方面去表现它的复杂性与多重性。

创作未来的艺术,追求独特性,这毋庸置疑。不能按照所谓的趋势、风情、时尚为艺术方向,那样艺术就没有艺术性了。艺术文化之差异重要的是怎样看待世界的角度和观点。关注人们的生活,强调直觉美,本性的独创性。未来世界还有新的方式组合,多彩的生活才会产生丰饶之艺术。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在更大程度上袒露真情,表现自己,因为我们有丰厚的过去可以依凭。科学技术还提供了新的方法与途径,自由的人们意识到:人的自我表达即是艺术,是我们生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周围环境的组成部分。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对绘画、建筑、雕塑、设计和新媒体艺术的理解,既是自我认识的一部分,也是理解他人与世界的媒介。

 

七、我的创作

对于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与实施过程,意味着艺术家实现社会公共意义的角色伴随着所有的碰撞与困惑,是一种蓄意的释放,一种释义的解脱,是一条回归公众审美生活的途径…。艺术家创作公共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要做好艺术与技术之间的沟通,许多障碍需要艺术家从作品表现的视角描述来交融与跨越,材料工艺、技术细节更是呈现作品的最重要手段。

艺术家在创作公共艺术作品时,需要忽略自我经历中的某种私人性而作为一个社会人来说话,甚至成为他人话语的传播者,成就一个大众媒介者,成就一个为公共审美理想传播的活载体。公共艺术品是艺术家的一个代言人,没有见证公共艺术作品的实际展示就意味着没有实现作品的意义,反馈与关注是公共艺术艺术期待的起始点也是焦点,在公共空间中作品通过公众游移的视线、印象、回味,实现与公大众的对话,努力改善空间的氛围和提示艺术作品的意味。。地铁中的公共艺术创作何尝不是如此。(为北京地铁六号线常营站创作艺术品装置《炫丽四季》有感 2012.)

在我的创作中,虽然也参与了诸如北京中华世纪坛、人民大会堂、国家安全局、国家部委、中国驻外使馆、国内外一些饭店宾馆所等表现或历史人物或大场景、“大题材”的公共艺术作品,但是,更多我的作品还是基于我对东方文化、自己性情中自然感性为基础而引发灵感的艺术作品。以我的日常生活感受为基础,创作时追求意趣中的回味,而不是采取直接的社会批判、忧伤、再现,不是矫情变形的直白,而是注意创作过程的随性的生活感受、哲理意境与艺术技法手段的有机融合。而绘画总是折射出画家对世界完整的理解与感受,虽然画的是一个简单的主题或物象。

 

·《花》系列

一花一世界,以花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很多,把花作为艺术载体,既显示花的美感,又移情于物。花是人们最易于辨识的物象,好似绘画中音符,谱写各种曲式与调式,基于同类物象的作品,有与观众交流之便利。

 

·《人体系列》

人体写生课是我在学校教学中喜欢上的一门课。似乎每次观察人体、画人体都是一次新的体验、感动、发现艺术新意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让人着迷。人体是个奇妙的世界,几乎每个画家都在画她,但呈现的面貌千姿百态、截然不同。对于人体的认识有着不同的阶段,学院教学把它作为绘画的基本功训练之一,认识人体的结构,把她画准、画像仅仅是个初级阶段,一个简单的形态寥寥几笔可以概括出来,但是要真正画出你个人对人体的独特感受,通过单纯的人体表达出形态迥异、蕴含百味的人生与人性世界,需要有许多知识与能力,更需要一种知性与感性的支撑,不可否认人体是个绝好的载体。揭开面纱与遮掩,以人自身裸露的形态为描绘对象,更能体现自然人的原始面貌,一人一世界,直观与微观,人的身体是解读身、心世界变化的钥匙,显示着微妙无穷的艺术美的感觉。人体,我们熟悉的形态,永远有无尽的艺术含义与人生故事。

 

·《荷》之系列

荷花是东方人偏爱的植物。《荷》系列作品是我多年潜心描画,乐此不疲的题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涟而不妖。”这是中国文人的格物致知观与处事理想,而荷花、叶、藕、茎等是真真“风光不与四时同”,有多种造型方式与启发创作灵感的元素,有时可以画得娇娆妩媚、色彩浓丽;有时也可以纯净明快,强调物的本色;更有“一色中的变化”,期待着无中生有。

纵然绘画要有含义,但是,人们首先看到的还是画作总体的感觉,在这个意义上说,绘画形为先,形是视觉的接触点,是形把绘画的内在含义与外在的形式统一起来,形成为一个形象整体。曾经流行的以思想统一绘画的创作范式,使视觉艺术偏离了本质,成为思想的枯燥符号。在绘画中我注意把握形、色组成的整体感觉,同时,不管是水墨、油彩,还是综合材料的形色对比、形态并置,都会不同层次地表现出更深的意义。每件作品,在创作的时候,实际上多存在“假定”的意义,不管是可以明白表述的,还是模糊的,这种意义与整体架构一起实现着绘画的视像效果。尤其在现代多元的语汇中,碎片化、平面化、冲突化的形象更易接近现代人的视觉经验与感受,中国文化中新的视觉形式应该如何探索,对艺术家是个挑战,更是探索的契机。即使是人们熟悉的具象作品,对于欣赏者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欣赏者不可避免地根据自己个人的经验与理解方式来介入或联想他自我所理解的作品面貌,欣赏者会丰富作品的意义,在相互的关照中,使作品的意趣更加耐人寻味。

 

·《飞天》系列

我向来喜欢敦煌的“飞天”,飞天对我来说既是文化的托体,又有形象与形式上的关照。多少年来我的画风有所变化,“飞天”对我的意义也在演化、蜕变,但她的灵魂从未改变。她自由的仪容气度,无论附丽上何种形象,进入何种的境地,她对我的意义永远是自由、美好的亮色。

 

 

·《蜕变》系列

“大象无形”,这个“象”对我是个超自然的“象”,我喜欢用这个“象”来构成我创作这个系列作品的基本构架。的确,这个“象”给了我的创作以无限的空间与想象余地。世间万物皆出有缘,都是宇宙运动中的精华,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这些熟悉的人、物、形象离开原物的关系,组成画作,成就蜕变意义的艺术解释。有几分神秘,抽象和具象互为衬托。

对于人的脱变,我有如下观念上的认知:天地人的“蜕变系列” 用综合元素演绎人的蜕变。人是兽皮纸,人是草芥纸,人是书报纸,人是电子元件……人以其自身的蜕变演绎着过去、现在和未来。这种演绎有时好似是确定的,但是大多的时候或说根本上是不确定的。人的不确定可能来自其所依托的宇宙环境——地球、太阳系、星云……的不确定,不确定到现在暂时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如何变化,是否存在,人类自身的繁衍是否会被打断、是否变异?…总之,人类要以其生命身体的变化、精神的变化适应所有的变化。于是,人类整体以个体代代相继的方式蜕变。前人不可能看清后人完整的前脸,因为前人先逝;后人不可能看清前人完整的背影,因为后人后出生。对于人类的进化史,人类还没有完全说清,科学家还在考古,在猜想,不知最后是何结果?

于是,力图艺术地以直觉、以想象、以图像去把握人的蜕变。这样,个人的变化,人类整体的变化,都招魂般地进行着物质的转变。我用尝试用综合材料演绎人的蜕变。人是草,人是纸,人是金属?……现代人形就是未来人的人形?但愿是未来的人形,因为这样可以期待。可以期待的未来人才不会使人类失去自我。

 

·《经纬系列》

“天人合一”是当代人思索、使用频率极高的世界性字眼,一个中国古老的词汇,在物欲弥漫的今天,似乎变得极有时尚感,更易于显示中国绘画的独特性与现代生存环境的矛盾性。这些熟识的元素,呈现在观众眼前,符号本身是或生动、或抽象的拼图独立体,每个符号仍旧保留其独一无二的物质ID特质,似乎无关的感性表达,背后却有着千差万别且系统完备的链接;在这里,图像与作品终将在链条彼端,达成更加确凿的价值标。让观者重新思考我们的文明、精神与原始的对话。世间网络上的链接,折射着生命深处的别样诉求与思索。

 

2014年

姜竹青